1. <em id="nj43n"><p id="nj43n"></p></em> <em id="nj43n"><source id="nj43n"><dl id="nj43n"></dl></source></e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雄安| 香港| 澳門| 臺灣

          2021奧林匹克教育國際論壇舉辦 聚焦奧林匹克文化共享

          日期:2021-12-18 20: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世界人文社會科學高校聯盟年會暨“共享、教育與未來:2021奧林匹克教育國際論壇”舉辦 人民大學供圖
            
            中新網北京12月18日電 (記者 高凱)世界人文社會科學高校聯盟年會暨“共享、教育與未來:2021奧林匹克教育國際論壇”日前在中國人民大學以線上線下結合形式順利舉辦。
            
            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意大利路易斯大學、世界人文社會科學高校聯盟主辦,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北京(人文奧運)研究中心承辦,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交流處、體育部協辦,共設“奧林匹克文化共享與教育”“奧林匹克愿景與未來”兩個分論壇。
            
            國際奧委會奧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瑪麗亞·伯格內、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意大利路易斯大學校長安德里亞·普倫奇佩等嘉賓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中國人民大學原常務副校長、人文北京(人文奧運)研究中心主任馮惠玲作題為“大學在奧林匹克運動中的使命”的主旨報告。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以《與世界共享奧林匹克之美》為題發表致辭。他介紹,作為2022年冬奧會首都體育館場館群的志愿者主責高校,中國人民大學預計直接服務保障本次冬奧會的師生人數將超過1000人,把奧林匹克教育貫徹到服務奧運的實踐中,為促進奧林匹克文化交流做出貢獻。
            
            圍繞本次論壇主題,劉偉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堅持“共享”的理念,把中華文化傳承和世界文化交流結合起來,積極展現華夏文明的“中國魅力”。二是注重“教育”的視角,把奧林匹克教育和奧林匹克精神弘揚結合起來,凝聚和煥發體育人的“中國力量”。三是突出“未來”的愿景,把奧林匹克運動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結合起來,充分彰顯大國外交的“中國形象”。最后,他強調要堅持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擘畫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愿景,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指導冬奧會籌辦全過程,推動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推動疫后國際秩序重建,攜手共創更加美好的世界。
            
            意大利路易斯大學校長安德里亞·普倫奇佩當日表示,人文社會科學在當前數字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世界人文社會科學高校聯盟的成立在當今社會具有重要意義。聯盟不僅具有高度的開放性,為各國高校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臺,也具有高度的國際性,吸引了包括歐洲、非洲、亞洲、美洲等世界各地的高校。
            
            據介紹,中國人民大學和意大利路易斯大學于2019年11月4日共同發起成立全球首個“世界人文社會科學高校聯盟”(Social Sciences Universities Network,簡稱SSUN)。該聯盟是由全球以人文、社會科學見長的高等教育和研究機構自愿組成的松散型、學術性國際合作機制。目前有23家成員單位,包括德國慕尼黑大學、意大利路易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學、荷蘭蒂爾堡大學、墨西哥學院等14所正式成員單位和臺灣政治大學、巴黎政治學院、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倫敦國王學院等9家觀察員單位。
            
            世界人文社會科學高校聯盟是全球首個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要合作領域的大學聯盟,是對已有世界大學聯盟的重要補充,致力于整合全球優質人文社會科學資源,塑造更為公平的學科評價體系,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提升政策影響力,為解決全球問題、培養未來全球領導者和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貢獻力量。(完)

          責任編輯:王健

          上一篇:羽毛球世錦賽:國羽男單全軍覆沒 女單兩人進四強

          下一篇:“奧運五環”亮相北京延慶冬奧賽區

          圖片新聞
          ?
          亚洲一区二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