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m id="nj43n"><p id="nj43n"></p></em> <em id="nj43n"><source id="nj43n"><dl id="nj43n"></dl></source></e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雄安| 香港| 澳門| 臺灣

          銀川:黃河美麗景觀串起生態安全屏障

          日期:2023-05-11 17:26 來源:銀川市委宣傳部

            黃河流經銀川83.8公里,水田林網、稻魚共生、草木豐盈、瓜果飄香,成就了“塞上湖城”的美麗與富庶。近年來,銀川市堅持“生態立市”發展戰略,持續加大黃河水環境治理力度,不斷推進全市水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

            保護“母親河” 共享“生態美”

            “慷慨的自然賦予了銀川一片秀美山川,人文與自然交相輝映,為文旅融合提供了豐富資源。”銀川市文化旅游廣電局相關負責人說。近年來,銀川市文旅系統扎實推進“文化潤市鑄魂行動”,積極出政策、搭平臺、推精品,推進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

            銀川市注重規劃引領,全面系統進行頂層設計,推動建立“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制度規劃體系,形成了銀川市文化旅游發展“十四五”規劃、黃河—賀蘭山生態旅游廊道建設規劃、黃河—賀蘭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建設規劃10余項。

            ?從銀川市區出發,百余公里的黃河岸邊,分布著水洞溝、黃沙古渡、黃河軍事文化博覽園、黃河外灘公園、黃河橫城等10多個旅游景區。這里,長河、大漠、戈壁、草原構成獨特的黃河人文景觀。

            長期以來,銀川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因地制宜發展黃河文化旅游,不僅增亮了自然生態的底色,也奏響了文化旅游的融合曲。

            聚焦生態河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隨著銀川市生態建設和濕地保護力度的加大,濕地自然環境明顯改善,綠化、美化不斷提高,黃河濕地公園、閱海公園等濕地成為了許多候鳥集中棲息繁殖的重要場所,來此棲息的候鳥種類和數量逐年增多。

            “目前,銀川市濕地面積已逾5萬公頃,有自然湖泊、沼澤濕地近200個;市區濕地率達到10.65%,濕地保護率達到78.5%。”銀川市濕地保護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銀川擁有濕地鳥類239種,其中有國家Ⅰ級保護動物黑鸛、白尾海雕、金雕、小鴇、大鴇、中華秋沙鴨6種;國家Ⅱ級保護動物19種…… 

            “隨著人們對水生態環境要求的不斷提高,讓黃河‘變清、變美、變活’,作為一項重大的民生任務。我們將協同推進大治理,確保黃河長治久安,實現黃河水清、岸綠景美。”銀川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說。

            建設幸福河 百姓獲得感不斷提升

            記憶里的黃河,是“九曲黃河萬里沙”,“一碗黃河水,半碗黃泥沙”。 如今黃河安瀾、家園秀美,黃河沿岸的鄉村早已今非昔比。

            每到夏秋時節,來到賀蘭縣“稻漁空間”生態產業觀光園,可以看到魚、螃蟹、鴨子等與水稻共生,以大地為紙、以五彩水稻為顏料的稻田景觀圖案令人震撼。依靠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和鄉村旅游融合發展,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來觀光賞景。自然生態和農業、漁業、休閑旅游以及產品加工、銷售、社會化服務等結合在一起,實現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如今的黃河沿岸,一個個鄉村打造具有鄉村特色文化,使群眾留住鄉愁。集生態觀光、文化娛樂、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旅游新村,帶動當地村民創業增收,走上了致富路。

          責任編輯:王健

          上一篇:山西加大對汾河等重要河湖生態保護補償力度

          下一篇:長三角濕地聯盟成立 共同開展跨行政區域的濕地生態保護與研究

          圖片新聞
          ?
          亚洲一区二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