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心靈圣境 守護生命花開—記南京一境花開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姜晶晶
日期:2025-05-13 16:21 來源:中國新媒體信息網
中國新媒體信息網訊(舒鳳嬌)是否你也有過一段仿佛生命被卡住的時光,如同遺落在荒野孤島的旅行者,星光暗淡,四周孤寂無人。人與人最遙遠的距離,不是身邊無人,而是身處人群卻無人懂你。所有的人都只為你的陽光燦爛萬丈光芒而歡呼雀躍,卻無人知曉你每個黑暗中忍受疼痛迷茫硬生生吞下的每一滴苦水。而那個心底受著傷流著淚孤獨害怕的你又由誰來守護誰來懂?天賦人權,每一個生命天生具有趨光性,生長性、聯結性,人心渴望被懂, 被看見,被接納,被全然純粹的抱持,在尊重中成長。在煙雨江南,六朝古都江蘇南京,有一個地方叫一境花開,轉念、轉心、轉境、境隨心轉。哪怕全世界無人懂你,這里會有一片清流,一片心靈的守護空間,360度全息療愈天地。接下來看一看,這里有怎樣柔軟而溫暖的故事吧!
從黃土地到現代化文明教育,在裂縫中尋找生命之光

南京一境花開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姜晶晶
一境花開創始人兼首席心理咨詢師,高級健康管理師姜晶晶,來訪者們都親切的稱呼晶晶老師。她出生于蘇北小縣城宿遷市泗洪縣龍集鎮,從5個月大到18歲跟著奶奶長大,成為千萬留守兒童中的一員。沒有父母陪伴的童年,讓她過早學會了觀察與共情,堅韌與不拔:奶奶的樂觀、鄰里的溫情、鄉村的風情,構成了她對“生命韌性和大自然原始力量”的最初認知。從小學到高中,她始終是全校名列前茅的“學霸”,中考以高分考入免費高中,大學憑借優異成績考入南京審計大學國際審計ACCA專業,連續四年獲得優秀獎學金,并以全科通過的成績獲得ACCA國際獎學金。這段成長脈絡雕刻了姜晶晶獨特的生命視角:“留守兒童的經歷讓我更早懂得,每個生命都需要被看見、被傾聽。那些無人訴說的孤獨與恐懼,可能成為一輩子的陰影烙印,但也能升華為創造奇跡的源動力,轉化為由內而外尊重理解他人打開人心的鑰匙。”

2013年,姜晶晶從南京審計大學畢業,先后在銀行、臺企、大型金融企業從事過客戶經理、內部審計、風險控制、投融資等工作,幾乎跑遍了全國北上廣深、江浙滬蘇錫常東北等地,見過各大老板企業家高管們的名利場人生百態,從大學開始迄今在一次次公益活動中被觸動心靈:為留守兒童支教為鰥寡孤獨者籌款,那些孩子眼中的迷茫與渴望,讓她想起了自己的童年。讓她深刻認知到“金融科技能改變物質生活,但無法填補心靈的空缺。”領悟到“宇宙之下,人心最大,當人內心的沖突不解決,就難得和平和諧。”她意識到,真正的“健康管理”,應該從心理精神健康從源頭開始。于是2018年,她毅然辭職,用全年無休兩三時間系統學習心理學學和心理咨詢,考取中科院心理咨詢師、國家心理咨詢師、高級健康管理師等資質,并投入大量的時間金錢經歷長期實習、督導學習中積累領悟并升級有效實際操作經驗。后于2022年5月,她排除萬難獨自抵御所有父母親人的反對與冷嘲熱諷,掏出多年僅剩積蓄,創立南京一境花開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帶著“讓每個生命都能綻放和幸福”的初心,踏上了心理咨詢艱難的創業之路。

實際咨詢中,姜晶晶發現大多來咨詢的都是缺錢缺愛的孩子們年輕人,她深知:心理咨詢行業對年輕咨詢師有巨大的偏見,同時民眾們對心理咨詢又有嚴重的病恥感和恐懼,“很多人覺得看心理醫生就是‘瘋子’,不愿意為心理健康心理咨詢付費,這種偏見往往讓無數人錯失最佳干預時機,不能早發現早干預早康復”。她也想要接觸大量真實的個案和磨礪,于是主動選擇免費公益咨詢,再從低價起步,一點點改進,最終定為全國統一價500/小時,公開透明,沒有任何套路和捆綁性消費。因為每個人天性特質、成長脈絡教育背景悟性能力各不相同,我們希望尊重每一個獨一無二的生命,愿把成為自己生命主人的力量交回到來訪者手中。截至2025年5月,對子創業三年的她累計咨詢時長超過7000小時,其中收費咨詢僅約3000小時,服務超過500多位來訪者。這些來訪者中,有因家庭環境校園霸凌等壓抑患上抑郁焦慮軀體癥狀等心身疾病的兒童青少年,也有產后抑郁或遭受性侵犯或在婚姻夫妻關系婆媳相處中絕望掙扎的女性。她用“慈悲和智慧,共情+案例+技術”的組合拳,逐步建立起口碑,讓“一境花開”成為南京心理咨詢行業的新銳品牌。
在偏見與挑戰中突圍,重塑心理咨詢價值坐標系
傳統心理咨詢往往依賴單一流派單一技術方法,模式僵化刻板,而晶晶老師采取的“整合療法”成為破局關鍵。她積極把東方傳統文化與西方心理學融合,如西方精神分析、認知行為療法(CBT)、家庭系統、敘事正念,眼動脫敏、沙盤以及東方禪宗儒家智慧陽明心學等,根據來訪者特性自由調頻,客戶體驗舒服放松,咨詢效果高效,時間短,見效快。

心理問題從來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是生理—心理—社會多因素影響,就像身體生病需要綜合調理,心理創傷也需要多維療愈。”姜晶晶在訪談中分享了一個典型案例:一位9歲兒童因奶奶是精神分裂患者,被害妄想癥嚴重,孩子從小被限制外出和父親互動,父母婚姻關系惡劣且父親出軌,長期壓抑導致強迫性干嘔、脫發、噩夢脫發等軀體癥狀和心理創傷,生活嚴重受損。全家對心理咨詢強烈排斥,也不許去醫院。母親絕望中偷偷帶孩子來集中進行兩次6小時的整合咨詢,通過家庭系統干預與情緒釋放沙盤游戲等等技術,很快孩子癥狀消失,重返校園并當選了班長,與母親和外婆的關系也變得和諧。這種有針對性的“定制化”“高效”的咨詢服務,讓來訪者盡早投入到美好的生活中。同時在實踐中,姜晶晶發現許多身體疾病背后都有長久的心理根源。她引入“身心癥咨詢療愈概念”結合“AI高科技量子能量檢測儀”,將心理療愈與身體生理機能修復相互結合,幫助來訪者全面實現“身心靈三位一體的健康與合一”。
心理咨詢行業都是自定價,長期存在定價混亂、透明度低、收費高昂、療程過長的問題,而晶晶老師考慮到國民接受度和成本承受力,堅持500元/小時的全國統一價,如有客觀真實的困難,請主動提出來,公司會評估后一律六折優惠,且對父母雙亡孤兒、離家出走的孩子、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在能力范圍內可以提供一定免費咨詢。“心理咨詢不應該是奢侈品,尤其是那些真善美,渴望成長和改變的人,往往被高價擋在門外。”希望讓心理健康全民普及化,讓任何一個渴望幸福,渴望真善美的人都有能夠有一個通道,有一個機會,堅定地用行動踐行“生命至上”“為人民服務”,“以人為本”的理念。

超越技術之外,在慈悲與智慧中建造心靈方舟
根據人民日報2022年國民抑郁癥藍皮書統計:中國9500萬抑郁癥,30%是18歲以內青少年,50%是在校學生,呈現逐年上升趨勢。而全國精神治療師僅有6.5萬人。當心理問題惡化到嚴重精神病性才需要精神治療。但接受專業心理咨詢的不足一成。
針對青少年抑郁焦慮產后抑郁男性行為障礙上癮癥高發問題,姜晶晶提出“破除以病思維,而以成長性系統化眼光來引領心理療愈。”“除了病理性咨詢,更要發揮成長性超越性咨詢幫助人們更好的實現自我價值”,“家庭系統療愈”,“父母成長父母,孩子成長孩子,生命共同成就”等理念。她認為,西方心理學如同梯子,注重“層層遞進具體的問題解決”,而東方智慧強調“整體觀系統觀天人合一”,只有兩者結合,才能提供更完整有效的解決方案。
為了幫助來訪者能選擇到適合自己的咨詢師,節約時間金錢,減少二次就醫創傷,面對市場上五花八門的心理咨詢和咨詢師,晶晶老師在央視《開拓者》節目中公開表達“五種境界咨詢師”:第一種執著于過去原因但容易忽視當下和社會文化以及個人成長的影響(如精神分析、家排),第二種過度沉迷于貼標簽和頭腦概念的灌輸容易看不見此時此刻完整的你(如CBT、正念),第三種過度依賴神秘學而弱化自我意識和自主能動性(如算命、催眠),第四種只接受和認可身體療愈盲目排斥理智和意識提升(如禪拍,舞動),第五種則是“知行合一”“已知乾坤大,猶憐草木青”,帶著對生命的熱愛和敬畏,兼具理性與慈悲,意識和行動雙修,能根據來訪者狀態自由調頻,融會貫通。
“真正的心理咨詢,不僅僅是用技術‘治療’,而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的工作。我們給不出我們不曾擁有的東西”。她強調,咨詢師自身的生命狀態覺知力領悟力知行合一是核心競爭力。“如果自己都無法處理情緒,又如何幫助他人?”“情緒穩定不是如石頭沒有情緒,而是情緒鮮活靈動且豐盛,但你可以自由駕馭情緒自由調諧”,為此,她堅持每日學習、讀書,觀察領悟精進、冥精心、寫作探索心靈,將禪宗的“臨在”理念融入咨詢,成為來訪者眼中“溫暖而有力量”的存在。曾有一位三歲小男孩,在咨詢后見到她便主動跑過來抱著大腿,離開時戀戀不舍,這份信任正是源于咨詢中建立的深層連接。
她將儒家的“中庸之道”用于調節職場焦慮,用道家的“接納自然”緩解強迫思維,以佛家的慈悲心,自助助人,自利利他,而后精進為無我利他之心,讓傳統文化成為療愈的“活水”。
站在行業變革的風口,晶晶老師對未來也有清晰的規劃:若有能力,她計劃在全國核心城市建立分中心,打造“小而美、高而深”的全息療愈空間,培養大批兼具實戰經驗與人文關懷的咨詢師,以聯合創始人的名義合作,幫助大家找到歸屬感和晉升發展的通道。她拒絕高額資本溢價,未來希望能以半慈善半商業模式,用基金形式支持困境群體和艱難的心理咨詢師,讓心理咨詢真正成為“全民普及的心靈守護”。
“心理咨詢的終極目標,不是消除痛苦,而是讓每個人學會與痛苦共處,在裂痕中看見光,甚至把痛苦轉化為你逆風翻盤,溯流而上的資源和智慧。”晶晶老師的辦公桌上,始終擺放著一本《心經》,扉頁上寫著“境隨心轉”——這是她對來訪者的祝福,也是對自己的期許。從黃土地走出的她,正用專業與溫度,在心理咨詢的曠野上播撒希望的種子,讓每個生命都能在自己的時區里,綻放出屬于你的生命光彩。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姜晶晶老師的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療愈,始于看見與接納,始于由內而外對人的尊重和熱愛;用“臨在靜觀覺知慈悲”的八字箴言,在心理咨詢行業開辟出一條兼具東方智慧與國際視野的療愈之路。而一個行業的進步,需要像她這樣勇敢無畏,相信熱愛永不放棄的開拓者,既有打破偏見的勇氣,又有扎根大地的耐心,知行合一,愛己愛人,助人助己。當越來越多的人不再逃避自我,心靈不再被放逐流浪,而敢于直面自己,敢于走進心理咨詢室,當“心靈健康”成為社會共識,或許我們才能真正邁向一個“身心皆安”的美好時代。
責任編輯:舒鳳嬌
上一篇:江西上饒衛生學校附屬醫院舉辦5.12國際護士節表彰大會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