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以上老人免費享受“上門助浴”,80歲以下的“半失能”老人呢?
圖片來源:攝圖網
78歲的黃奶奶自小雙目失明,她沒有選擇婚姻,膝下也沒有兒女,一輩子就生活在江蘇省泰州市高港區的一個村子里。
黃奶奶自尊心很強,從來不喜歡麻煩別人,吃飯穿衣都盡量自己料理。但隨著年齡增長,她的生活也開始無法完全自理——比如無法自己洗澡。
不久前,黃奶奶聽說,村子里有些老年人可以享受到一種叫“居家養老上門”的免費服務。這是江蘇省民政部門為一定年齡以上,和一些達到特別條件的老年人服務的一項惠民政策。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托,以老年人的需求為目標,由專業的人士提供養老的服務,包括助餐、助浴、助急、助行、助醫等。
黃奶奶通過社區向當地民政部門申請此項服務,但卻被告知因其未滿80周歲,不符合享受政府免費居家養老服務的條件。
2022年5月,江蘇省泰州市高港區檢察院在開展“全面深化行政檢察監督依法護航民生民利”專項活動中發現該案線索,遂依法受理。
通過走訪黃奶奶所在村委會、鄰居,檢察官確認了黃奶奶反映情況屬實,且其不愿意脫離熟悉的生活環境,拒絕赴養老機構養老。因此,高港區檢察院與該區民政部門進行磋商,民政部門表示根據《泰州市高港區政府購買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實施辦法(試行)》,只有年齡達到80周歲或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居民,才能享受政府免費居家養老服務。
民政部門委托第三方機構為黃奶奶進行詳細評估,第三方機構經評估后認為黃奶奶既未達到80周歲,又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不符合享受政府免費居家養老服務的條件。
在與民政部門的對接中,檢察機關了解到,該區類似于黃奶奶這樣有居家養老服務需求,但又達不到政府免費居家養老服務條件的老人有2800余名。經查閱相關居家養老服務政策發現,對于無法享受政府免費居家養老服務的老年人,可以通過付費購買政府居家養老服務。
2022年5月,高港區檢察院邀請區民政部門、殘聯以及黃奶奶所在村委會召開磋商會,研究黃奶奶購買政府居家養老服務的可能性。民政部門提出,確有符合一定條件的老人可以付費購買政府居家養老服務套餐的政策,但是由于相關套餐費用低、風險大、糾紛多,第三方服務機構不愿提供相應服務套餐,因此居民付費購買政府居家養老服務的政策并未真正落地。
高港區檢察院認為,居民付費購買政府居家養老服務的政策,是政府提供的另一種便民、惠民養老政策,類似于黃奶奶這樣的情況,不能享受政府免費居家養老服務,但是可以享受一定優惠的付費居家養老服務。政府既然有這樣的政策,相關職能部門應當創造條件推動政策落地,解決該區近3000名“半失能”老人的實際困難。
高港區檢察院遂向區民政部門制發檢察建議,建議其充分運用政府政策,健全居家養老服務機制,完善居家養老照護服務項目,為付費購買政府居家養老服務套餐的政策落地創造條件,切實解決該區“半失能”老人的實際困難。
高港區民政部門經與高港區檢察院溝通后采納了檢察建議,于2022年6月底向黃奶奶提供了付費政府居家養老服務,幫助黃奶奶與某專業養老服務公司簽訂了居家養老照護服務協議,黃奶奶每月支付套餐購買費用。
同時,為打消第三方服務機構的顧慮,降低照護風險,高港區檢察院還建議民政部門招募公益志愿者,為老年人照護提供現場安全保障。目前,高港區民政部門已將居民付費購買政府居家養老服務套餐在全區推廣。
該案被最高檢評為“檢察為民辦實事”——行政檢察與民同行系列典型案例。在檢察官看來,健全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機制,落實好社會保障政策,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破解我國日趨尖銳的養老服務難題,切實提高老年人生命、生活質量的重要出路。
檢察機關在履職過程中,應當通過個案反映的社會需求,剖析社會管理漏洞,督促職能部門履職盡責,推動政府便民惠民政策落地見效,切實解決轄區內“半失能”老人居家養老的后顧之憂,促進提升社會治理能力。
責任編輯:王健